请教各位老师,改善反激式多路输出电源交叉调整率,有种方法是从变压器绕制方式入手,采用堆叠绕法,绕组有两个位置选择,一个是整流管之前,一个是整流管之后,我想问的是每种位置接法的优势与劣势,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工况条件?目前,知道的是接整流管后属于直流叠加,能够避免上端绕组电压受下端整流管压降的影响,使得上端辅输出的绕组电压更接近于辅助输出的输出电压。
另外,我也通过仿真去分析这两种接法,对交叉调整率的改善程度,但是不太理想,电压变化不大,与基本的电压偏离规律对不上,应该是我的仿真电路图有不足的地方,请各位指点指点,非常感谢!
屏幕截图 2021-09-06 160437.png (114.51 KB, 下载次数: 2)下载附件仿真图2021-9-6 16:05 上传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c528cd7990c69ec3d4bb7514.html看看这个资料是否可以帮你解开疑惑好的 谢谢您 我看看有什么收获记得交流交流根据实践经验,双股并绕方式非常适合楼主需要,手工制作时注意导线排列和绕组间距即可。
叠直流有2个好处,不受控的那一路在主输出空载也可以正常带载,还有就是电压应力按照自己的实际圈数来承受,会小很多刚去仿真了一下,确实是这样的,低压为主路,高压为辅路,叠加位置在整流管后,主路空载,辅路可以带载,这应该怎么理解呢?最佳绕法是双线并绕,其他绕法的优劣取决于与其的差距。
至于接法有个规则,只要能拆开单独运行(只能在直流侧叠加)即可,否则会出现(即使正常运行没有)意外情况。
双线并绕工艺难度太大,一般要求高就定压输出再DC-DC双线并绕是常规工艺,人工机绕都没难度
大功率电感 |